受疫情影响,截止到3月27日,2020年我国总计有6456家涉旅企业注销,其中,包括1670家旅行社,46家景区相关企业,1890家酒店以及274家航空类企业,北上广三地占了全部注销企业总数的19.8%。
停止发团、退改订单、门店歇业……作为聚集客源的旅游企业,旅行社在此次疫情中最先受到了冲击。在全部注销的1670家旅行社中,既有规模上百人的大中型旅行社,更有不少合伙人经营的中小规模的旅行社,它们抗风险能力弱,资金链一旦断裂就不得不宣布破产,清算注销。在航空企业方面,据民航资源网不完全统计,已有近60家航空公司全线停飞所有航班。大面积航班停飞背后受影响的是整个航空产业链,大型航司、机场等大型航空企业拥有一定的现金储备或者融资能力,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维持经营等待疫情过去,可是,对于这个产业链上的那些小型供应商,一旦出现长时间业务停滞,就难以继续经营下去。在274家注销的航空类企业中,就有将近60%属于商务服务和装卸服务类企业。在注销的旅游企业中,有20%以上是酒店类企业,且以单体酒店为主。疫情发生后,绝大部分酒店由于入住率急剧下降以及防控疫情的要求纷纷宣布关门歇业。巨额的租金、物业管理费用、人工成本等让酒店在歇业期间承受着巨大损失。而近期OYO酒店的急剧动荡让为数不少的加盟单体酒店雪上加霜,纷纷走到难以为继的地步。在疫情防控期间,除了像百程网这样的知名旅游企业破产外,大量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的旅游企业正在因为业务停滞、资金链断裂等原因默默倒下。对此,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邹光勇副教授认为,中小微企业现金流不足,缺乏保险意识,承受突发事件的风险比较低,目前,它们应当及时了解有利政策以及积极沟通学习并做出提升性应对之策,充分利用外来救助政策以及自救。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时间段内,去年则有14798家涉旅企业注销。据有关人士分析,疫情对涉旅企业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不过企业从申请注销到实际完成需要经过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一个有限的时间段内注销的企业数并不能确切反映企业整体的运营状况。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的损失正在一步步加深。据《环球旅讯》报道显示,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预测新冠疫情可能导致全球7500万名旅游业者丢掉饭碗,2020年全球旅游业GDP损失将高达2.1万亿美元。该理事会预计每天有100万名旅游业者因疫情而丢掉饭碗。亚太地区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失业人数预计达到4900万,地区GDP损失近8000亿美元。(注:公司注销: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被其它公司收购、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或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形时,公司需要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的过程。它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申请,作出准予企业解散的登记决定的行政行为。符合法定注销条件的企业,向登记机关申请,并经过清算程序后,登记机关作出准予登记,然后主体资格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