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蒙古族服装服饰从生活走向舞台,结合着现代服饰的元素,将实用与文化传承融合,工装、礼服、婚礼装、冬装……汇集蒙古族各部落服装服文化的精华,在一场场承载着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的盛宴,在旅游的“T台”上展演了13年,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架起了发展的通道。
“板正”的领口、袖口在草原的文化里演绎为马蹄口和云袖……如今,阿妈的针线传引着童年的记忆。
服装、服饰,既是一幅彰显民族精神内涵的画卷,也是一座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流动博物馆,它以不同的风格样式和骨子里的文化内涵彪柄着一个民族的个性和群体特征。
目前,蒙古族服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成为蒙古族地域文化的标识物,它凝聚着蒙古族的民族精神,成为我国民族服饰大观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
回顾往昔,首届蒙古族服饰艺术节于2003年8月在赤峰市巴林右旗举办,最初的目的是通过对参赛的蒙古族服饰和模特进行评比奖励,以此推动民族服饰的研发生产。经过十四年的探索与坚守,从最初18支参赛队伍发展到142支,从最初单一的比赛到国际间的交流、研发、商贸洽谈,从单一的赛事到提升民族文化感召力和旅游整体形象……蒙古族服饰艺术节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内涵和功能,彰显着民族个性和群体特征,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成为自治区一个标志性的品牌节庆。
打造精品文化旅游产品是在今年的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在原有现代、传统、行业工装、饰品等比赛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中小学生校服制作设计及大学生创意设计项目,在持续发展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本届艺术节还将增设展示展销板块。利用实景、道具、背板、灯光等搭建展示的场景,摆放蒙古族多个部落的服饰,使人们一进场地能就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热烈的艺术节气氛。同时现场搭建展台,对蒙古族服装服饰及相关产品进行销售。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治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全区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民族服装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又贴近百姓生活,具有艺术性、文化性和生活性,最容易被国内外旅游者接受和喜爱。因此,做好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服饰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推广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独具内蒙古特色的旅游品牌,提升内蒙古旅游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