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德罗(Jaquet Droz)与自动人偶与奇迹协会(Association Automates et Merveilles)合作的修复项目中期进展。
雅克德罗致力支持富有历史意义的地区项目,资助自动人偶与奇迹协会修复及翻新力洛克钟表博物馆(Musée d’horlogerie du Locle)于1984年购得的皮埃尔•雅克德罗(Pierre Jaquet-Droz)制作的座钟。这件雍容华美的时计可能是拿破仑赠与一位符腾堡公主的礼物,配备镶饰第一帝国风格青铜镶件的桃木钟壳,钟壳上设有一个鸟笼,笼中有一只鸣鸟,堪称纳沙泰尔制表遗产中的旷世巨作。力洛克钟表博物馆(MHL)和拉夏德芳国际钟表博物馆(MIH)工坊齐心协力,对机制进行全面检修;其他工匠大师负责修复雀鸟,翻新钟壳,为镶件重新镀金,力求使座钟恢复运行,同时增进对历史工艺和艺术知识的了解。历经为期两年的悉心修复后,作品将于2018年展示于众。在第二篇章行将落幕之际,正是盘点现状,分享专家鉴定的理想时机。
这件无价珍宝搭载高级复杂功能钟表机芯,其黄铜底板上镌刻“Pierre Jaquet-Droz à La Chaux-de-Fonds”签名。
整个机芯经完全拆解、研究及清洗,其不同部件——双均力圆锥轮、机轴擒纵机构、发条盒、发条鼓等——经检查及调校。报时驱动机制亦经严谨分析,以进行机械调校。工匠大师继而重新为机芯上链,以观察其运行状况。多位顶尖专家参与此漫长而细致的修复过程,包括力洛克钟表博物馆的Gérard Vouga先生、Aurélie Branchini女士及拉夏德芳国际钟表博物馆的Masaki Kanasawa先生。
在18世纪崇尚自然主义的启蒙时代,雀鸟是令人神迷与惊叹的物象,自雅克德罗诞生之初,即出现于品牌作品之中。这尊座钟顶部的金丝雀由皮埃尔•雅克德罗亲手悉心打造,为了解雅克德罗历史提供了独特的切入口。在项目框架下,Pierre-André先生为其重新装上羽毛,令雀鸟更具现代感,同时保持原始的鸟羽质感。至于雀鸟翅膀,间隙分析显示,与已修复的鸟嘴、尾部、喉部样本相反,翅膀不具可活动性。
雀鸟可根据要求,或在每个整点自动鸣唱美妙的曲调,展现这件时计精密复杂的机制。六支曲调由一个配备带有尖齿的滚筒小型风琴奏出。小型风琴采用以笛腔储存空气的精妙机械装置,能轻松令金丝雀发出悦耳鸣声。今天,经Walter Dahler先生对小型风琴机芯约75小时的研究,以及长期不懈地测量、检查及重新组装,小型风琴已修复如初。重新制作与小型风琴和座钟原始驱动装置相同的四链节金属链的任务,则委托给纳沙泰尔山区跨地区培训中心(CIFOM)的钟表部,在Sylvain Varone先生的指导下,做初步切割、强度分析及金属测试。目前,模具已制作完毕,零部件已定制并准备进行重新组装前的最后一道车削工序。
座钟外观部分,镀金青铜装饰镶件的卓越品质经Olivier Bauermeister确认,但是它们的时期和颜色差异亦引发新的疑问。当前的考据支持作品曾中途经过修复的假设:除典型帝国风格的青铜镶件(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像、埃及发饰半身像、珠链及里拉琴等)外,还增添了复辟时期风格的元素。对钟壳的研究确证了上述理论。钟壳可谓此项艺术史调研的巨大谜题,需要更为精确的日期推定。
首先,树木年轮学专家Patrick Gassmann先生对用以制作内钟壳的当地木材年轮进行观察研究,做出结论:钟壳的构造与皮埃尔•雅克德罗的初期制表时段相吻合。然而,基座上的洞眼和小钉子仍令人不解:为什么座钟安装于两个钟壳中呢?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做出了初步解答,X线照相显示座钟含有金属钉、各式各样的附加物以及三合板。细木工匠大师Christian Schouwey先生证实了这些明显的不一致性:销栓做工粗糙,螺丝和实心桃木小圆柱为后加之物,镀层厚度不一,部分部件经重新切削……结论不言自明:机芯底座和第一层钟壳是皮埃尔•雅克德罗(Pierre Jaquet-Droz)时期的真品原作,而第二层镶面则是19世纪一位心灵手巧的古董商的杰作!这位古董商远非仅满足于将机芯置于任一钟壳中,而是重现名人名作——雅克德罗和“retour d’Égypte”风格钟壳的风采,为此座钟冠以传奇帝国的尊贵光环。与座钟原貌高度统一的修复重塑,如今成为皮埃尔•雅克德罗赫赫声名和远见卓识的珍贵见证。
在雅克德罗的资助下,此长期修复项目令品牌和钟表业历史上重要的一页为世人所知。雅克德罗藉此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建立桥梁,展现品牌在培训未来的工匠大师和保护地区历史传承方面的积极投入。虽然钟壳上来源不明的洞孔,原始雀鸟使用的羽毛等仍是未解之谜,但足证雅克德罗的作品历经三个世纪的时光洗练,继续凭借超卓技术性能和情感意涵令钟表爱好者兴味盎然,心醉神迷。